《怎样读书》的理解之二

2015-01-26 19:25:35 作者:王德昱 点击: 字体:  颜色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之前拜读了美国莫提默·艾德勒和查尔斯·范多伦的《怎样阅读一本书》,紧接着把胡适等国学大师写的《怎样读书》也一并拜读,其目的除学习东西方文化人的读书要领,同时也对其做一个对比。



西方人注重思辩理性分析实证,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,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式是认识和把握事物真理的最基本手段,并把“分析学”或“逻辑学”视为一切科学的工具,这个在上一篇读后感中讲过。而中国大师写的同一命题的书却反映出中国人注重直观、整体、经验,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,不是通过归纳推理,演绎推导,而是基于事实,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,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加以识别、理解和进行整体判断。与直观的思维方式相联系,认识世界的方式是“体知”而不是“认知”。

胡适先生提到几点读书的要领,他说,读书的方法要有两个条件:一是读书要精,二是读书要博。何为读书要精呢?胡适先生说到,要讲究四到:眼到,也就是要懂书里的语言,认识书里每个字或者单词对的意思,总之就是要做到字字都得认识。口到,所谓口到就是要做到好的句子或者段落要能背下来。心到,意思是指要专注。要勤问勤查,遇到困难的问题或者费解的语句要有刨根问底的心思。手到,指的是要善于做笔记。遇到有所感悟的句子要养成记下来的习惯,不然好东西就会烂在脑子里,久而久之就会消失。俗话说得好,好记性不如烂笔头。总结而言,就是读书确实要讲究方法,不然即使是一本好书,但是给你的心灵震撼很强,还是不能转化为自己脑子里的东西,更谈不上学为己用。

胡适还认为读书要“多多益善”,读得越多好处越多。他说,“博是为参考,博是为做人”。什么意思呢?“博士为参考”就是说书读得越多,你的原材料就越多,以后遇到困难时解决的方法也就多。而“博是为做人”指的是读的书多了,人情事理也就能明白得越透,我觉得,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作者和我们分享的他的故事和经验,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和时间都非常有限,有时还会由于一些客观的物质原因让我们的生活重复单调,这时候读书就是我们体验各种各样的生活,了解学习各种各样经验的一个不错的途径,所以说人不能不读书。在书中,胡适先生还说到:“理想中的读书人是又精又博,像金字塔那样,又大,又高,又尖。”

但不管西方还是东方的读书方法及其思维方式,都是值得学习借鉴,并为之应用的。

联系我们   |    站内公告   |    网站管理
COPYRIGHT @ 2015 WWW.DLONLINE.NET , ALL RIGHTS RESERVERD